宁波老话中的杨梅文化
邵永祥发表于2014年06月15日18:49:45 | 花语.故事 | 标签(tags):杨梅文化 宁波老话 邵永祥
杨梅,相传因其形如水杨子,味似梅子,故而得名。据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在余姚一带栽种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杨梅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代文人墨客曾为之吟诗作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杨梅文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梁园吟》中便写道:“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宋代诗人平可正有“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的佳句;苏东坡品尝杨梅后对其的评价更是直截了当:“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杨梅能止渴,和五脏,涤肠胃,除烦愤恶气……
宁波人一向对杨梅情有独钟,杨梅文化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与杨梅有关的宁波老话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这些老话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与天气、时节相关的。如:
“梅时”———又叫“梅时里”,指杨梅成熟的那段时间。
“做梅”———指杨梅成熟的那段时间里,潮湿闷热、时晴时雨的天气。
“晾梅”———也叫“晾霉”,梅雨季节结束后将潮湿发霉的衣物等晾晒干。
“夏至杨梅红,小暑杨梅要出虫”———既告知大家杨梅成熟的时节,又提醒人们杨梅的采摘期很短促,一般只有10天左右,所以杨梅一旦成熟就应赶快采摘,或吃或送或卖或进行加工处理,以防腐烂变质而遭受损失。
二是以杨梅喻人的。如:
“早酸杨梅”———杨梅的一个品种,其果实小而酸,很少有人喜欢吃。泛指大家都不愿与其相处的一类人。
“乌珠杨梅”———一株杨梅树中长相和口感特别好,往往长在树顶端又大又黑又甜的为数不多的那几颗“挑头王”杨梅。比喻一个团队里面极少数几个特别优秀的人或某一方面的拔尖人才。
三是将杨梅简单加工后食用的。如:
“烧酒杨梅”———也称“杨梅烧酒”,一般将上等的杨梅浸于高度白酒中做成。烧酒杨梅除了味道独特和可以长期保存外,据称还有开胃、消暑、解毒、止泻等功效,其名气堪比宁波本地的“红膏炝蟹”。
“杨梅干”———将杨梅在阳光下晒干即成,若能加上白糖、食盐等原料,其味更佳。
此外,还有好多有关杨梅的宁波老话,其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也比较广。比如,讲杨梅品种的有“东魁杨梅”、“荸荠杨梅”等;讲杨梅产量高低的有(杨梅的)“大年”与“小年”等;讲杨梅口味好坏的有“老树杨梅”、“馊气杨梅”等;讲杨梅产地的有“慈溪杨梅”、“余姚杨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