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从不说话
张晓波发表于2014年04月10日23:43:47 | 名家美文 | 标签(tags):土豆 张晓波 散文 说话
若论名多,土豆算一个。据它的形态、性味和来源,各国称呼不同:意大利叫它地豆,法国叫地苹果,德国叫地梨,美国叫爱尔兰豆薯,俄国叫荷兰薯。在我国,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山芋,广东及香港称其为薯仔。当然,植物学家给它起了个通用名,叫“马铃薯”。
有个段子,某农夫给外人介绍自家三餐:“早、中、晚分别吃羊、鱼、蛋。”大家惊讶:“吃得这么好啊?”其实,这纯属农民式幽默:他把“洋芋蛋”三个字分开来说而已。还有一种说法,陇中黄土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听罢,叫人有些心酸。
论模样,蔬菜中青葱可爱的实在多,土豆貌不惊人,椭圆形的身子,土黄色的皮,上面不均匀地分布深褐色的斑点,还会有几个芽眼。当然“十八无丑女”,若是新土豆,仿佛女人正当妙龄,皮相柔嫩,个头玲珑,乒乓球大小,叫人一见便喜欢。从营养角度来看,土豆称得上“十全十美食物”。据研究,人若只靠土豆和全脂牛奶,能维持生命和基本健康。土豆还有和胃调中,健脾利湿,宽肠通便,益气强身,美容抗衰之功效,可谓一宝。
土豆,是餐桌的尤物。“味似芋而甘,似薯而淡”。新土豆不必说,皮儿用手指轻轻一搓就剥下了,整个儿放在锅中,加上少许一点油翻炒,加上一点豆瓣酱,搁点盐及辣椒末或辣椒粉,最后兑水,用大火烤干出锅,一个个黄灿灿的,香味扑鼻,近锅那层软壳更是特别好吃,咸辣适宜,满嘴滋味长。土豆烧牛肉、酸辣土豆丝、香辣排骨焖土豆、咖喱土豆等,都适大众脾胃。
土豆,是平民的恩物。“疗饥救荒,贫民之储”。它能在粮食产量低,只生长莜麦的高寒地区种植,在内蒙、河北、山西、陕北等地普及。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和玉米、番薯等这些高产作物,都是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饥荒年代,它救过许多人的命,是位靠得住的朋友。
凡·高有幅作品叫《吃土豆的人》,画面上那些在昏黄灯光下吃土豆的人,手的骨节粗大,面对土豆做成的简单食物,眼里流露着渴望的光芒。凡·高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说:“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自己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现在, 我们再看这段话,仍有感慨:相比其他谋生活计,农业真是一种无比诚实的劳动。再想想春节后,火车站拥挤的人群中,多数是心中无底、脚下无路、袋里无钱,指望进城卖苦力挣一口饭吃的农民。他们挤在出站口,像是被装在袋中的一个个土豆,孤单无助,恐慌焦虑,痛苦深重。电视上介绍在我国西北西南某些地区,小孩子上学还只能带几个煨土豆。望着他们破旧的衣着、皴裂的皮肤、无助的眼神,有时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大家的心,也是被揪着疼。
还有一类人,被称为“沙发里的土豆”“椅子上的西葫芦”。他们整日坐在椅子上或沙发里,不是面对电视无聊地摁动遥控器,就是一双“鼠标手”不停地刷着电脑或手机屏。身体日渐松弛萎缩,精神大面积陷入平庸,身心再无成长感。写到这里,我替土豆、西葫芦大不平,它们不言语,就好端端担了这么个“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