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芦苇和其他
赵新旭发表于2014年06月01日00:26:02 | 名家美文 | 标签(tags):端午节 艾草 芦苇
艾草,是农村一种常见的草本科植物,性温和有奇香。端午节那天,置于门庭之上有避邪祛病之功能。芦苇,也是农村一种常见高大草本植物,因在农村用途广泛,躯干可做柴禾或缮屋,农村的孩子大都极为熟悉。
我对艾草的认识是从端午节那天开始的,当农村家家户户门前插上了艾草,水煮的鸡蛋加放艾草,要是不小心被箍腰蛇缠身,就更得用艾草驱除时,艾草在我很小的记忆里便留下了神秘印记。但是,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不会去理睬它,它生长在农村大大小小的沟壑里,与庄稼及说不上名字的小草为伍。我小时候,根本不认得他们。
芦苇,我们就熟悉多了,每年夏季,我们都会去芦苇荡里捉鱼摸虾,与小伙伴们玩捉迷藏,芦苇荡是我们的天然乐园。
以上说的这两种植物,在我的记忆里尤其是童年记忆里是挥之不去的,因为这两种植物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都在端午节这天在我的记忆里碰头。当家家户户门前插满了艾草,灶台上飘出艾草奇香,芦苇这时也加入了这样的阵容,你看,芦苇叶包裹粽子的清香也溢满了农家小院,灶台的柴禾也是芦苇躯干,烧出的也是阵阵清香。
这些都是小时候对端午留下的记忆。长大了,我们渐渐明白了,这是个纪念日,是伟大诗人屈原的忌日。
这时的艾草、芦苇、水煮鸡蛋、粽子还有香包及其他,似乎都纷纷有了灵动的姿势,艾草不是先前的艾草,芦苇也不是先前的芦苇了。鸡蛋、粽子我们还能吃吗,一座丰碑就这样矗立了2000多年,一种精神传承就这样传承了下来,是农村的习俗已经成为了习惯,还是屈原的诗魂在中原大地游逛。
微波不惊,却成就了屈子。艾草之乡,芦苇之乡,却在繁衍着屈子千百年来的故事,艾草似乎也赋予了灵动的生命,用屈子一样的诗魂的奇香告诉世人,诗人人格的魅力和诗歌本身的使命,芦苇是最有诗意的植物,无论是在诗人的笔下,还是在画家的眼里,抑或在摄影家的镜头下,都是富有浪漫诗意的。
艾草、芦苇都是草,以草的形式来记住这个日子,所以这个日子才会被人们越记忆越长久,正如诗歌本身,看似如一株小草,而诗歌本身是扎根于人民大众。至于水煮鸡蛋、粽子,有了味觉的满足,人们的记忆才会更深刻,香包是饰物,好玩的东西,又把纪念的意义向文化层面延伸,这就是千百年来,大伙记住屈子的根的所在。
屈子在世,击节为歌,诗材取源于生活,他是为人民而歌,扬善美鞭邪恶,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诗思理念,铸就了诗人含恨抱石沉溺江水而亡的人生悲剧。
传承需要载体,艾草、芦苇和其他就是诗歌的载体。纪念需要形式,而没有形式的形式就是最好的纪念,这种约定俗成的纪念已经融入了文化遗产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