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花
包光潜发表于2014年06月20日09:54:35 | 名家美文 | 标签(tags):萱草花 萱草 包光潜 散文美文
忽然想起那棵萱草花,我便匆忙赶往西城。长长的茎干斜逸而出,节枝处生有多枝蓓蕾,含苞欲放。离阳光最近的那一朵竟然先开了,很鲜艳。我是多么幸运——要知道,每朵萱花仅仅绽放一天。
凝视鲜艳夺目的萱花,脑海里闪现出一幅图画来,它虽然有点褪变、漶散,但轮廓依然分明,花枝依然生动,我依然能够闻到淡淡的花香。这就是李在的《萱花图》。“帘卷薰风夏日长,花含鹄嘴近高堂。筵前介寿双亲乐,颜色辉辉映彩裳。”这首题画诗的后面有“莆田李在为郑仪写”,还钤有“自家意思”和“海天秋月”两方印章。
李在擅长山水画,画面多崇山峻岭、山势巍峨、杂树丛生、溪流淙淙。后人少见他画花卉,《萱花图》算是补阙了。这幅水印笺纸上的墨笔萱花,以阔笔写叶、细笔点花,极尽萱花盛开之妍和含苞待放之美,姿态摇曳,绝尘清雅,温馨馥郁。
在中国,萱草花被称为母亲花,家乡人管它叫黄花菜。我家老屋篱笆边有野生萱草三丛,生生不绝,虽有篱笆遮掩,却也隐约可见。这是端午时节最美的花朵,稍纵即逝,印象不泯。
《诗经·卫风·伯兮》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之句。朱熹注:“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因此又叫忘忧草。林黛玉《见帕伤感》赋中有“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之句,唐代孟郊《游子诗》里有“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元代王冕《偶书》中有“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读这些诗句,我想起年近八旬的母亲,她依旧独自生活在乡间,多么希望她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