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农民的种植梦

井冈山报发表于2014年07月10日21:49:15 | 新闻资讯 | 标签(tags):80后 新农民 种植梦

“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年轻农民带领自己村里的乡亲们发展产业致富的画面,我也想和他们一样,用‘种植’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6月25日,在吉水县黄桥镇山原老居村罗小冬家庭农场瓜蒌地里,农场主罗小冬看着自己60余亩即将成熟的瓜蒌,开心地咧开了嘴,朴实忠厚的几句话道出了这个80后农民内心的梦想。

罗小冬是一名返乡农民工,出生于1983年,高中未毕业,他就离开家乡在外工作,从建筑小工、货运司机到服装批发厂老板,一干就是十余年。三年前,罗小冬回到了吉水,却没有和别的返乡农民工一样,立即拿出积蓄投资创业,而是回到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种地。难道说种地比创业更能致富?带着疑问,笔者随罗小冬走进了他的家庭农场。

80后新农民的种植梦

“以前这片全都是荒地,我回来时看到田里的草有别的村的水稻那么高。”一边走,罗小冬一边比划着。原来,山原老居村里大部分地都是梯田,不能用机械耕种,土质也不适合种植水稻,村民们嫌种地比别人更辛苦,却赚不到钱,就都外出打工了,大多数田地都荒了。罗小冬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着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怎样才能让这些荒地变成肥田呢?罗小冬决定辞职回到家乡改变这种状况。

说干就干,罗小冬立即找到乡亲们提出了自己想要租赁部分田地种植经济 作物的想法,但得到的却是村民们的一片嘲笑,根本没人相信他能够成功。罗小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挨家挨户地上门与乡亲们商讨租赁合同。经过一个多月的争取,他最终以每亩地当年100斤稻谷的价格成功租赁了500亩田。

“承包了地后,我站在这里看到这一大片都是荒地,当时还是有些后悔的。”站在农场的山坡上,罗小冬感叹道。有了田,可都是荒了多年的田,该种些什么呢?罗小冬也一筹莫展。不管种什么,首先要让这片荒地变成沃土。罗小冬立即请来了10名村民帮自己开垦土地。他决定先全部种上水稻,用两年的时间让荒田变成良田。

可是,不到一个月,10名村民走得只剩下了4名,原来,大家都嫌累又怕他给不起工钱。罗小冬只好一次又一次请人。经过两年的努力,土壤质地终于发生了改变。2013年,罗小冬从螺田镇引进了百合种植技术。

“这边土地的粘性较大,都是梯田,存不住水,每天都要放水,却适合百合种植。”虽然只有高中未毕业的文化水平,每天都在田里和土地打交道的罗小冬却能从地形、土壤、水源一一来分析什么地段该种什么作物,俨然像一个“农业专家”。种植百合成功后,村子里的其他村民也开始学习起了种百合。

今年,罗小冬又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请来了白沙镇种植瓜蒌高手邹爱根,投资30余万实验种起了瓜蒌。据罗小冬介绍,瓜蒌每片叶子就能结一个果实,种植第一年只结果一次,但第二年之后每年都能结果两次,且今后5年内都不用再育苗。瓜蒌籽可以运往韩国做化妆品原料,也可以做炒货,或用于榨油,每斤都能卖到至少20元,瓜皮每斤可以卖到4元。他今年种植的65亩瓜蒌一旦成功,一年就能赚回成本。如今,他的瓜蒌都已经结果,他计划今年下半年将瓜蒌扩种到300亩,并将技术传授给村民们,让村民们也积极加入到种植行列中来。

“我计划成立一个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今后在田里种经济作物,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山上种果树,树下养鸡。”说到今后未来的计划,罗小冬信心满满。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已经成立了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合作社、优质水稻专业生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为了吉水县18个重点扶持种粮大户之一、黄桥镇唯一的种粮大户。如今,在村子里,村民们都愿意到他的农场里来帮忙。在他们看来,罗小冬不仅给了他们租金和工资,还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他们指明了一条产业致富路。


hcs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