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述生活中的飘絮飞絮植物

郗旺发表于2015年04月21日22:23:49 | 植物知识 | 标签(tags):飘絮 飞絮 植物 柳树 杨树 悬铃木 芦苇 蒲公英

每年四月间的京城,似乎完全被那一朵朵、一团团小似棉糖、大似云霞的飞絮占领了。莫说地面和水面铺上了一层“棉絮”,就连空气中也飘浮着这支“飞行大军”。若是一两朵看起来还算晶莹洁白,颇有趣味,而当它们成群结队飞舞起来时,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那么,这些飞絮是什么来头?很多人也许会说:这还不简单,都是柳树产生的柳絮呗!其实这么说真是冤枉了柳树。事实上,北京的飞絮中,柳树只是“少数派”,杨树才是产絮的主力。此外在不同的时节,还有其他植物也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飞絮。植物们产生这些飞絮,并非故意给人类增添麻烦,其实是它们扩散自己后代的方式。下面就让我们借着这漫天的飞絮,来盘点一下身边那些能产“絮”的植物吧。

柳絮

柳树花絮—柳絮

柳絮?杨絮!

其实,人们误将杨絮认作柳絮也情有可原,毕竟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柳絮”出现的频率比“杨絮”高很多,所以一旦出现飞絮,人们容易将其归为柳树所为。此外,古人们大多杨柳不分,李白“三三五五映垂杨”诗句中的“垂杨”,其实就是柳树,这正反映了古代“杨”、“柳”二字均能代指柳树的现象。

从植物学上来讲,杨柳倒算是同门下的不同“兄弟”。杨树和柳树,都属于杨柳科,不过分属于杨属和柳属。若要区分杨柳,看它们的叶片最为容易:杨树的叶片通常宽大,呈卵圆或椭圆状,而柳树的叶片则纤细的多,通常为狭长形。此外从它们越冬的芽也能看出区别:杨树的芽较大,包裹有多枚鳞片,而柳属的芽较小,只有一枚鳞片存在。

根据统计,在北京近2亿株行道树和园林树木中,杨树和柳树的总量占到了70%左右,足见这些杨柳的产絮总量相当可观。北京主要种植的杨柳树种是毛白杨、加杨和旱柳,而杨树所占比例超过60%。并且,杨树尤其是毛白杨多作为行道树在城区内密集种植,所以说冤有头债有主,飞絮这事,我们得和杨树好好谈谈。

平心而论,除过飘絮这事,杨树还真算得上一种良好的行道树和公园树种。为什么?其一,长得快。杨树是速生树种,一棵一两米高的杨树苗,只需要两三年就能长到近十米,撑起一片阴凉了;其二,好养活。杨树根系深且发达,尤其对于毛白杨这种原产于干旱北方的树种来说,更加适应北京这种较为干燥的环境;其三,树形好。杨树冠茂盛,主干挺拔,对于毛白杨来说,幼枝脱落后在枝干上留下的一颗颗“眼睛”,平添不少趣味。只可惜,这么多优良的特性,让“产絮”这一项劣势坏了一锅粥。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并非棵棵杨树都会产絮。不过那些不产絮的杨树,其实也为飘絮做出了“贡献”。为什么?原来,杨树雌雄异株,那些不产絮的杨树,都是雄树。每年冬末枝头上悬挂的那一条条神似灰褐色“毛毛虫”的玩意儿,就是雄树长出的花序。这些花序所产生的无数微小的花粉随风四处飘荡,直到被雌树长出的雌花“捕获”。而接受了花粉的雌花,就随之长大、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内孕育着一颗黑褐色的种子,而种子表皮附着的一大团毛絮,就是我们看到的杨絮。作为杨树的亲戚,柳树也能以同样的过程产生柳絮,只不过在传粉过程中,柳树不但能借助风力,还能依靠它所具有的蜜腺吸引昆虫来协助传粉。

毛白杨花絮—杨絮

毛白杨花絮—杨絮

飞絮虽美,毕竟是个麻烦事,人们也想出了多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方法归结起来,就是“上药”、“变性”和“换人”。

“上药”就是将特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施加给雌树,抑制它开花结果,不过这需要每年给每一棵雌树上一次药,人工成本消耗较为巨大。“变性”则是将雌树的枝干砍去,嫁接上雄树的枝条,使其不再产絮,不过同样的,这种方式同样费时费力,也影响景观。最为彻底的方式,就是将雌树挖除,替换为雄树。不过显而易见,这一措施虽然彻底,但需要耗时多年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说,每年“四月飞絮”的景观,还是会存在相当一段时间的。

“国籍”错乱的悬铃木

别了杨柳的飘絮,你以为口罩就能光荣退役啦?未免有些太过乐观。在杨柳洁白缥缈的飞絮之后,紧随着的是另一场飞絮的“光临”,只不过这场飞絮略显暗淡和沉重——黄褐色的飞絮不再漫天飞舞,而多是聚集在街角路旁,直到一阵大风袭来才会趁着风势飞起,这,就是悬铃木的飞絮。

悬铃木花絮

悬铃木花絮

说起“悬铃木”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觉得文绉绉的没听说过,它的另一个名字估计更为响亮:法国梧桐。不过,千万不要和那“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的“梧桐”弄混了,后者的梧桐是正儿八经原产我国的植物,由于树干青色因此又称为“青桐”。而这“法国梧桐”,则是由国外引入的。

但是若详细追究起来,这法国梧桐并非产自法国,这又是一个以讹传讹的故事。目前所见的悬铃木共有三种,依照果球的数目不同,可以分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学名中的“×”,表示其是一个杂交种,由它“一球”和“三球”的亲戚杂交而成,最早在英国种植,因此被称为“英国梧桐”。而当二球悬铃木传入我国时,由于最初在上海法租界区种植,人们以为原产自法国,因此便以“法国梧桐”称之。事实上,在植物学中,反而是原产欧洲的三球悬铃木才能被称为“法国梧桐”。不过,这一讹误积重难改,在生活中和园林应用上,也只能这样将错就错了。

在北京,最常见到的悬铃木要数一球悬铃木,不过近年来,也有少量二球悬铃木引入。悬铃木有别于其他树种的最大特征有两个,一是它的树皮。悬铃木树皮能够成块脱落,一球悬铃木的皮块较小,二球悬铃木的则较大且成片。新的树皮和尚未脱落的老皮在树干上斑驳交错,好似给树干穿上了一件迷彩衣;第二项特征就是悬铃木的果实了。悬铃木的果实要经过一个冬天才能成熟,因此在寒冬时节,叶片早已脱落,只剩下一个个果实挂在枝头,好似房檐塔尖上悬吊的铃铛,“悬铃木”之名由此而来。

不过严格来说,这一个个球形的果实,植物学上应称作“果序”,是由成百上千个瘦长呈倒锥形的果实,密集着生在一个球状的果柄上而构成。在这些果实收窄的底部,着生有一撮黄褐色的绒毛。待到完全成熟之后,果实就会脱离这些“铃铛”的管辖,兀自张开绒毛随风而散,成为“令人生厌”的黄色飞絮。

相对于杨絮和柳絮来说,悬铃木的飞絮对人们造成的影响不是那么严重。因为悬铃木的果实相对于绒毛来说较大,因此不容易像杨柳絮那样长期飘浮在空中,也便于集中打扫;悬铃木飘絮的时间相对杨柳絮来说更短,通常不到一个星期就能飘散干净;此外相比于杨树和柳树,悬铃木的数量也更少,因此不会造成杨柳那样“飞絮漫京城”的景象。悬铃木叶片阔大,表面覆有柔毛,尤其是叶背面更为显著。这些柔毛让二球悬铃木具有很好地截留空气中悬浮尘埃的能力。再加上它生长快、繁殖容易、树冠广阔等特性,因此也是优良的行道树种。这相比于它产生的飞絮而言,显然是功大于过。

芦花似雪,荻花如霜

上面说到的那些飞絮,产生的时期基本集中在春夏两季。而当入秋之后,还会有一波飞絮出现。和柳絮一样,它也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欢咏颂的对象,这,就是芦花。

芦花

芦花

芦花,如果光从名字看,指的是芦苇的花。而从植物学角度看,当我们能够看到“芦花也似柳花轻”之时,早已经过了芦苇真正的花期了。其实,芦苇开花的时节在每年8、9月份,芦苇顶端抽出的缕缕“软刷”,就是它的花序。作为禾本科植物的一员,芦苇真正的花同样毫不起眼,只有在露出花药、散落花粉的时候,细心的人才能从那些许变红的花穗中看出芦苇开花的迹象。

那么,人们所传诵的“芦花”又是什么呢?看了上面文章的人一定能推测出来,这絮状的芦花,其实也是果实或种子所带有的绒毛。不过,这样的推测只对了一半,因为尽管这些绒毛和前面说到的各种飞絮一样能够帮助种子的散播,但芦花毛絮的来源,既不像杨柳那样来自种子的表皮,也不像悬铃木、蒲公英等是果实的一部分。

对于包括芦苇在内的禾本科植物来说,它们的花序都是复穗状花序,我们所看到的每一粒“种子”,其实是由一个小穗构成。这个小穗中通常只有一朵小花能够发育成果实,而小穗的苞片和小花花被则变成了颖片和稃片,包裹着可育小花发育来的果实。那些长长的绒毛,就着生在小花基部的柄上。当果实成熟之后,小花柄从基部断裂,这些绒毛就裹挟着被稃片包被的果实,形成了飘扬的芦花。

由于芦苇的适应性极广,因此无论我国南北,只要有河漫滩、沼泽等湿地,就会有芦苇的生长。芦苇一旦扎下根来,就会依靠地下发达的横走茎,迅速扩张自己的地盘,不出几年,就会形成大片芦苇荡,使得“芦花深处泊孤舟”。不过,能形成“如雪芦花”景观的,也并非只有芦苇一种。例如常于芦苇伴生的,有一种植株高大、茎干分节而颇似竹子的植物,称为芦竹。它的花序比芦苇更大、更挺拔,能够和芦苇一起形成芦花景观。而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湿地中,也有一种高度略低于芦苇,但也能形成漫天飞絮的植物,这就是荻。和芦苇一样,荻的果实也有绒毛附着,所谓“枫叶荻花秋瑟瑟”,描写的正是荻花飞舞的秋景。

在一些远离河流湖泊的丘陵、山地,也能看到团团“芦花”,这并不是芦苇跑到了山上,而是遇到了它们的亲戚——芒草或者蒲苇。和芦苇不同的是,芒草或蒲苇的横走茎通常不甚发达,它们更喜欢从根茎处抽出新的芽来——这被称为分蘖。因此芒草和蒲苇并不像芦苇、荻那样长成一大片,而是一大丛一大丛地生长——这更多是适应山地土壤稀少的缘故。不过在后代的散播上,它们也采取了和芦苇一样的策略,就是给果实裹上绒毛,让风成为开疆扩土的第一推手。

小小降落伞

上面说到的杨柳和悬铃木的飘絮,多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不过还有一些植物的飘絮不那么夸张,因此看上去更带有几分浪漫色彩。我们最为熟知的,非蒲公英莫属。

蒲公英飞絮

蒲公英

蒲公英算得上城市草坪上最常见的野花了。它的花期相当长,从每年3月开春,一直到9月入秋,半年多的时间内都能看到蒲公英那黄色的小花点缀在草坪之上。不过严格来说,我们看到的蒲公英并不能算作一朵花。细细端详可以发现,蒲公英的“花心”并没有通常应有的雄蕊和雌蕊,取而代之的,是尚未伸展开的嫩黄色“花瓣”。其实,我们看到的蒲公英的每一缕“花瓣”,本质都是一朵小花,只不过这朵小花的花冠在一个方向上极度延长,像舌头一样,这样的小花在植物学上被称作“舌状花”。而蒲公英的“花”,就是由几十朵这样的舌状花在一个球状的花托上构成的一个头状花序。

正因为蒲公英的花是一个花序,因此它才能生出我们所熟知的“绒球”来。蒲公英的每一朵小花在授粉之后,最下方的子房都会膨胀发育为果实,花萼着生的部位则会不断伸长,成为果实顶端附着的长喙。萼片会分裂为冠毛状,附着在长喙的顶端。这样,一朵舌状小花就完成了一次华丽变身,成为一朵小小降落伞。而整个花序几十颗果实的冠毛交织在一起,就是我们看到的“绒球”。蒲公英的果实凭借着这冠毛随风飘荡,开辟新的殖民地。

舌状小花,头状花序,这是菊科植物的典型特征。在菊科植物中,给果实装上冠毛来“飞行”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在入夏时节的野地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丛丛半人高、顶端顶着众多小一号“绒球”的野草,这通常就是小飞蓬。在街角边、草坪中,还能看到叶片边缘呈波浪状、开出一簇簇黄色小花的苦苣菜、苦荬菜,它们也能结出如同小号蒲公英的“绒球”来。甚至连我们熟悉的蔬菜莴苣,若能待到它开花结果,也是一团毛絮。我们在夏季偶尔能看到的飞絮,大多是这些菊科植物产生的。这些多种多样的菊科植物,正是依靠这些毛茸茸的冠毛,让它们的果实飘散到远方,占据新的领地。这也算是菊科植物得以问鼎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宝座的一个原因吧!


hcs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