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芽解乡愁

柳已青发表于2014年04月24日01:08:39 | 名家美文 | 标签(tags):香椿 椿芽 柳已青 名家散文

送罢女儿上学校,逛早市。这是谷雨季节早晨的阳光,明媚而清新,布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菜市场上,人声鼎沸,阳光打在人们的脸上。每个菜摊上,各色蔬菜,带着田园的气息,沐浴着春日明媚的阳光,水灵灵的菠菜和油菜,是深深的绿色。小巧的杨花萝卜,是圆润的红色,带着青绿的叶梗;带着泥土的小葱,修长的叶筒挺拔,泥土掩不住葱白的光洁。

今天发现菜摊上出现了香椿芽的身影。紫红色的嫩叶,长在短短的嫩茎上,一小把一把地捆扎着,一堆一堆地密集在一起,在阳光的照耀下清新可喜,可以看清椿芽的纹理。菜摊的牌子上,写着产自“沂蒙山”,一边忙着过秤、收钱,一边大声叫卖,“嫩椿芽,买一把尝鲜!”人们纷纷围拢过来,挑两把最鲜嫩的,打算做个香椿炒蛋,或者香椿拌豆腐。

“雨前椿芽嫩无丝”,谷雨前夕,正是吃椿芽的时候。椿芽香气浓郁,香味悠远,不论做什么菜肴,只要香椿的香味一出,就会沉浸在它的气息之中。“嫩椿芽,买一把尝鲜!”莫负这动人春色,莫辜负这一季的美味。

香椿入菜,不管是开水烫过与豆腐凉拌,还是与鸡蛋、肉丝一起炒,总能品味到其独特的香气。每一道有香椿的菜,香气缭绕,浓香四溢,气息迷人,令人陶醉。这香味和丁香花的馥郁相似,但又没有丁香那样熏人。椿芽之香味,柔和绵远,品味起来,口舌生津,颊齿生香。

 吃过椿芽做的菜肴,其香气仍充盈于唇舌之间。近代名人康有为在品尝香椿后,欣然赋诗《咏香椿》:“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吃椿芽,仿佛是品尝春天的味道。不仅仅是春与椿同音,而且春天令植物萌芽,天地万物欣欣向荣,桃花在春雨中晕染出一幅动人的画卷,是春色,也是春天的佳肴。

想起儿时庭院,靠近厨房处,有两棵香椿树。每年春天,枝头萌动出嫩芽,一簇簇的,迎着春风生长。椿树很神奇,一场春雨过后,往往在香椿树的周围,湿润的土地上,会印(生长)出椿芽,它们也会长成小树。有一次,椿芽竟然隔着院子的墙壁,冒了出来。我蹲下身子观察,不由得啧啧称奇。

儿时的记忆中,香椿芽是美味的化身。嫩芽开水烫过,细细地切碎,豆腐放笼屉一蒸,切成丁,加上佐料,拌在一起,气味芬芳,令人垂涎欲滴。香椿炒蛋,香嫩无比。很简单的两种食材,搭配在一起,竟然产生如此美妙的反应。

香椿之于我,还是我生命中的恩物——资助我的学习。椿芽不仅生长在我童年关于美食的记忆之中,还摇曳在我青春梦境的笑与泪之中。那一年春天,我上高二,周末回家,家中窘迫到筹不够我要交的二十几元的学费。爸爸妈妈对告贷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不想向人借钱。老爸坐在门槛上,望着院子里飞来飞去的燕子,陷入沉默之中。忽然,他一拍大腿,取下木杆,绑上一个铁钩子,登到房顶,去采撷香椿芽。爸爸将采摘下来的香椿芽,装入一个大篮子中。第二天,去县城赶集,卖掉了椿芽,老爸春风满面地回来,筹够了学费,郑重地交给了我。

后来,出于感激,我一直很留意关于香椿的记载。我查阅资料得知,香椿原产我国,早在3700万年至6000万年前第三纪的“始新世”时期,香椿就已经出现在华北地区。那时的香椿,还没有人来吃它。人类的历史,与香椿这物种一比,简直弱爆了。香椿是长寿树种。《庄子》有“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岁为春秋”之说,故至今仍称长寿者为“椿寿”。

在上古时期,香椿即以“佳木”被先人利用,唐宋以来屡见采食香椿的记载。明清以后逐渐形成栽培、生产。古代人称椿为“杶 ”。“杶 ”字从木,从屯,“屯”音“谆”,它有万物初生之意,椿树喜欢阳光照耀,幼芽萌发性强,生长迅速,所以选用“杶 ”来命名。

香椿嫩芽可食用,等长出偶数羽状复叶,采摘下来,可用大颗粒粗盐揉搓,将其腌制成咸菜。《农政全书》记载:“其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甜,生熟盐腌皆可茹。”

儿时经常吃腌制的香椿叶。腌制的香椿叶,挂上面糊,放在油锅里炸,在食无鱼的日子,这样的“香椿鱼”亦可解馋。夏天,母亲做凉面条。将腌制的香椿切碎,加上蒜泥一拌,作为凉面的浇头。乡村野蔬,粗茶淡饭,吃起来也颇有滋味。

如今,高楼大厦的城市里没有了庭院,也不见香椿树。但每年谷雨前后,吃一两次香椿芽,亦可解乡愁。


hcs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