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农业靠什么突破资源短板?
东滋滋转发表于2015年09月12日23:50:02 | 新闻资讯 | 标签(tags):荷兰 农业 花卉
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却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大国,每年的净出口额300多亿美元。事实上,荷兰农业的先天条件跟中国农业多有相似之处,但荷兰却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的道路,荷兰是如何做的?牛逼的模式,中国能复制吗?
资源短板下的高效农业
人们常用“小国大业”来形象地描述荷兰的经济特征。荷兰本土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但其农牧产品却以优质、高产闻名,鲜花和种子的出口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荷兰“寸土寸金”,冬季漫长,发展农牧业有诸多不利因素。不过荷兰人的勤劳和聪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先天不足”。勤劳的荷兰人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并通过创新给农业贴上生态的标签。荷兰的温室建筑面积约有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年产值高达12亿美元,是荷兰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荷兰农业的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即通过资金密集的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益,而这一切都需要先进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荷兰对科技发展极为重视,全国教育和研究经费占到国家总预算的19.1%,远高于其他部门,而农业科研则是其中的重要领域。2008年,政府农业研发支出达到4.11亿美元,明显高于英国等欧洲大国。此外,荷兰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三位一体”,由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统一负责,有效整合了资源,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便利。
中国农业VS荷兰农业,差距太远
就农业而言,荷兰与我国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显著差异。荷兰与我国一样,土地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农田面积均为0.1公顷。人多地少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粮食生产难以完全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两国谷物进口量都在1100万吨以上。然而,总体来看,荷兰农业的发展质量要明显高于我国。
1、荷兰的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降到2%,而我国仍在10%,说明其产业结构优于我国.
2、荷兰的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在3%以下,即用约3%的劳动力,创造了约2%的价值;而我国农业就业人口比重接近40%,即用约40%的劳动力,创造了约10%的价值,这说明其劳动生产率高于我国。
3、荷兰每公顷蔬菜产出为54.4吨,而我国只有23.0吨,还不足其二分之一,说明荷兰的土地生产率高于我国.
4、荷兰有机农业面积占比为7.4%,而我国仅为0.4%,而且,荷兰的农药施用量和化肥施用量也明显低于我国,说明其农产品品质好于我国。
5、荷兰主要农产品中,只有谷物属净进口,其他产品均处净出口局面;而我国的主要农产品,除渔业外,都处于大比例净进口的局面,说明其农产品自给能力和贸易优势均强于我国。
“小国大业”的7大农业策略
1、发展设施农业,突破资源瓶颈
荷兰光照不足、土地资源稀缺,对农业生产形成严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投入大量资金,依靠世界领先的玻璃温室技术,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系统。
据统计,荷兰的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1万公顷,约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在荷兰郊区,集中连片的温室随处可见,一般温室规模能达到40公顷左右。温室都采用了先进技术,能显著提高透光率,减轻温室建筑材料的重量,增强温室抗风耐压性能,进而大幅降低能耗。与此同时,温室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举例来说,在玻璃温室内,一株普通番茄的产量能达到30-40公斤;此外,据统计,全国玻璃温室切花的年产值可超过20亿欧元。在发达的设施农业的支撑下,荷兰从一个资源贫瘠型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每天向全世界出口约1700万枝鲜切花和170万盆花。
2、以拍卖场为中心吸引各类买家
荷兰的拍卖场在全球知名。拍卖场有许多妙用,最大的妙用可以使价格透明,使各类买家放心。除了这个传统的职能外,拍卖场的职能早已进行扩展,包括对产品的分类、分级、质量和包装等标准化管理,提供各种储存设施和冷库设备服务;除了拥有各种现代化的拍卖销售设施外,它还具有市场研究、销售管理、海内外促销等职能,并提供购销信息服务以及完整的银行决算、交通运输服务。所有这些大大便利了进口商。
3、快捷的物流传递系统
为了使鲜花及时地送往客户,便捷的交通运输相当关键。荷兰花卉的拍卖市场和运送系统非常发达,堪称世界之最。在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共有7个,分布在不同地区。
拍卖市场一般是由各园艺公司所共同拥有的股份联合体,各个成员公司按章程规定将自己的花卉产品交由拍卖市场出售,世界各地的购买商在拍卖市场登记注册,便可使用拍卖市场提供的各种设施。
拍卖市场所有的花卉产品都通过拍卖大钟成交,各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鲜花的数量、价格都在拍卖钟上显示,当购买商看中某种鲜花并决定以拍卖钟显示的价格购买时就按动按钮,电脑进行各项后道程序的处理,当天就包装运送到附近的尔伯国际机场,保证第二天就能在世界各地的花卉市场上零售。目前在阿尔斯梅尔——世界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占地约十个足球场),荷兰人正在建设一条巨大的地下隧道,直通Schiphol国际机场,成交的郁金香将通过隧道系统直接迅速送上飞机。
4、专注优势领域,打造产业精品
荷兰的花卉产业闻名世界,被誉为“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虽然世界各国都有花卉产业,而且,有的国家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生产资源,但是,都没有像荷兰一样使花卉业成为真正的大产业,即每年出口规模达到几十亿美元,还能吸引无数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赏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荷兰将花卉产业视为核心优势,采取了精品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荷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花卉产业举足轻重。据估计,在25万左右的农业就业人口中,有近9万人从事花卉生产和销售,占比超过三分之一。2007年,荷兰共有纯种植业农场24853个,其中,花卉园艺农场9035个,同样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此外,荷兰花卉产业链完整,花卉育种、育苗、生产、交易和流通等环节科学分工、高效联动,推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
5、加强科技创新,积聚发展潜力
荷兰人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
①在育种方面,荷兰人到世界各地搜集种质资源,进行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从中选择各种性状优良的单株,对其进行少量的繁殖形成一个品系;
②在栽培方面,对同一品系进行编号,栽培于品种资源圃中,而后根据该品系的表现、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优选,并对选出来的新品种进行命名、申请品种权保护和推广;
③在种植方面,依托先进农艺技术、温室技术和水肥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每平方米土地产值成倍增长;
④在流通方面,采用高效快捷的“荷兰式拍卖”,依靠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使完成交易的鲜花在一天以内发送完毕,运到世界各地,以满足鲜花对时间的苛刻要求。
在荷兰花卉物流企业E.Den Dekker,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需要,设计出了一种自动包装设备,能快捷、高效地为成批的花卉包上保护膜。据企业负责人透露,使用该设备一天可节省保护膜约1000延米。
6、发展订单农业,规避市场风险
订单农业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和运销户;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中规定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订单农业使农产品在生产之前就已经明确了销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价格波动和市场供求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荷兰的花卉蔬菜通常在温室中生产,价值大、成本高,受市场风险的影响更明显。因此,荷兰农场大都采取订单生产。
荷兰育苗企业P.Van Geest,大规模的温室被分成了若干区,每个区都在为不同的订单进行生产。所产种苗的品种、大小、特性等都由订单决定,订单的买方会定期前来检查订单的执行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只需承担生产风险,按照订单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其经济效益因而更加稳定。
7、依托家庭农场,推动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是荷兰农业的主体和有活力的细胞,而荷兰农业的宏观竞争力来源于微观层面农场的活力。
荷兰虽然人均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但是,并没有像中国一样,走上“小而精”的农业发展道路,相反,荷兰农场的平均规模非常大。以欧盟定义的9级农场经济规模单位(ESU)来衡量,荷兰农场均位于第8级与第9级之间,即100-250ESU。2010年荷兰单个农场平均年收入约为5.6万欧元,农场净增值约10万欧元,总资产约214万欧元。
可以说,荷兰农场的规模化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因为荷兰的农场主要跟全世界的农业生产者竞争。由于“优胜劣汰”的机制,农场数量不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也使得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为提高定价权和竞争力,荷兰的农场还纷纷加入合作社。根据2010年的统计,在糖与淀粉土豆领域,合作社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0%,而在花卉、奶制品与蔬菜水果领域,合作社的市场占有率也分别高达95%、86%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