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木和仙女木事件
科普中国发表于2015年10月04日14:02:42 | 新闻资讯 | 标签(tags):仙女木 仙女木事件
原标题:北极的仙女木与人类的“后天”
仙女木,是一种北极植物的名字。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灵异的味道。但即便是这样的名字,还是中国人将其“去妖魔化”后的产物。欧洲人干脆就叫它white dryas——白色仙女,或者white dryad——白色的树妖。
仙女木
据说,这个物种在中国极北的高山区,例如新疆最北的阿尔泰山山顶或冰川区寒冷的草甸子上也有分布。
我第一次看到她,却是在北极。她,到底像不像仙女或者妖精呢?回忆起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名符其实。还不仅仅是她美得令人迷醉,总觉得,在她身上,有种神秘特殊的气质和性格,但一时却说不清。
仙女木的生长环境——北极北纬78度附近的极地苔原
我还记得,那是刚到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的第一天深夜,尽管时针的指示已达午夜,但此时正值盛夏的极昼。看天色,还很像北京夏天下午四五点钟的样子,我还蹲在山坡上采集标本。
不一会儿,太阳就躲到山背后去了,只剩下蔚蓝的天空,和天空中飘着的些许钩卷云。我知道,这样的云彩通常都是给冷锋云系打前站的,这说明高空中在刮很大的风,天气即将转坏。
果然,不一会儿,从南侧的冰川那边吹来的山风越来越大,我感觉到了气温在骤降,不禁紧了紧冲锋衣领口和袖口处的尼龙拉襻,试图让自己暖一些。看了下表,已经凌晨2点了。嗯,差不多该往回走了。刚要起身,下意识地望了望四下里,想找一条好走的路回去。忽然,我看到右前方的崖畔,有一片白光忽闪忽闪地在苔藓丛中闪烁,那是什么呢?我赶忙收好采集袋和标本夹,拖着疲乏的双腿走过去。原来是风中摇曳的一片白色的小花。
一片美丽的仙女木群落
极地植物的植株大都挺小,但不少有花植物的花朵却挺大,这是因为它们要在极其短暂的夏季能足够多地吸引到昆虫为它们传播花粉的缘故。当然,这“大”,也只是相对而言,所谓大型的花不过2~3厘米,但比起它们的植株来说,已经足够将其枝叶都遮蔽起来了。
眼前的白花由八片莹白色宽而且薄的花瓣儿组成,花瓣拱卫着中间淡黄色的花芯,组成一个圆圆的花盘,被同样分成八瓣的花托托举着。叶子,都趴卧在地面上,椭圆形的,呈暗绿色,边缘有钝钝的齿。
“哦,原来,这就是仙女木啊”,我默默念叨着。在出发前,我曾在中科院植物所借来本英文画册——《斯瓦尔巴德群岛有花植物》,为方便使用,我把这些资料扫描下来,做成幻灯片,天天看,50几种野花的形态也就烂熟于胸了。
画册上的仙女木,尽管是国外资深摄影师照的,但,总感觉没有眼前的植物漂亮。主要是眼前这花的质感特别好,莹白色,犹如白玉雕成的一般,只是很薄,特别的薄,犹如绢纱一样的薄。最妙的,莫过于每一个花朵,都被长长的花柄直直擎起,尽管被寒风吹得摇曳,圆圆的花冠却总是朝着天,没有一个肯弯腰低头的。犹如一群穿着芭蕾舞裙的小女孩儿在翩翩起舞。
此时,我异常审慎地看着她们,品味着她们背后的故事。如果,你仅仅因为她长得美,便把她看作是“瓶花儿”的话,那你可就错了。地质学上的三次“仙女木事件”都与她们有关。
主流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200多万年前,地球进入到一个新的冰期——第四纪冰期。那是个极寒的时代,冻得连大象、犀牛都长出了长长的毛发,这便是我们今天复原出的猛犸象、披毛犀形象。巨大的冰盖,曾覆盖了大部分的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但,生命的性格何等顽强,在一些冰川的夹缝儿中,到了夏季,总有些地方还能见得到一些土和融水,于是乎,就生长出一种奇特的,怕热而不怕冷的植物——仙女木来。
到了距今1.65万年的时候,地球发生了变化,冰盖开始融化,喜欢冷的植物就追着冰盖向北极地区退缩,欧亚及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开始春暖花开,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谁知,好景不长,到了距今12640年(C14测算出的很准确年代)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地球又发疯似的突然降温,刚刚复苏的大地又一次接受严寒的洗礼,在短短的几年间,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到8℃。这次降温持续了上千年,直到11500年前,气温才又突然回升。
人们是怎么知道这个变化过程的呢?原因是在欧洲本来十分温暖的地区,地质学家在上述时期的沉积层中发现了只在寒冷地带生长的植物——仙女木的遗骸,而临近的其他地层都没有发现。科学家们推测:这一区域在那个时间段曾经突然变得像今天的北极一样寒冷,随后又突然回暖。人们便把这次“降温事件”称作“新仙女木事件”。而在更早的地层里也有同样的两次发现,分别称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件”。
至于仙女木事件是如何产生的,目前主要有两派学者打得不可开交,有一派说是一个飞行中的雪团儿(彗星)在冲向地球前发生了爆炸,致使我们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一圈儿闪着白光儿的雪雾包围,太阳光都被反射走了,变得无比的清冷;而另一派说是“温盐环流”的改变所导致。
众所周知,地处高纬的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了冬天,并不像其他相同纬度的地区那么冷,这是由于受一个由低纬流向高纬的 “北大西洋暖流”暖水海流影响造成的,而推动这些海流运动的动力,是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人们将其称之为“温盐环流”,它就像空调机那样,把低纬的热量带向高纬,使热带不会过热,而寒带也不会过冷。
如果气候变暖,分布在格陵兰岛、北美和欧洲北极地区的冰川就会大量融化,大股淡水流向北大西洋,一下冲淡了在此处本该下沉的高盐度海水团,低盐度的海水密度相对较小,不能下沉,此处的“温盐环流”便停止运转,继而像塞车一样,大西洋南部温暖的海水也无法北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也无法从好望角方向为大西洋补给。于是,全球的“温盐环流”就停止了。
由于调节整个地球温度的“空调机”不能正常循环交换热量,从而使热带更热,寒带更冷,寒带的冰川迅速增长,白色的冰雪发射走大量宝贵的太阳光,地球便一下子变成了“冰冻星球”。电影《后天》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了极致,导演斯罗兰?艾默里奇把这一灾难过程“压缩”在一天的时间中集中暴发,震撼的场面反映出人类在“发怒”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尽管持“彗星撞击说”和“温盐环流说”理论的学者各执一词,可不管谁对谁错,发现这几次降温的证据都是在低纬度地区发现了这些喜欢在寒风中翩翩起舞的小仙女,因此,对于她们,我不禁注目相对。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我们把大量因工业生产而产生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肆无忌惮地排向大气层。目前,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已经导致北极地区的冰川一年比一年缩小,大量淡水正不断涌向北大西洋。如果 我们再对此无动于衷下去,不加以节制地排放、排放……是否会有朝一日把调节我们地球母亲体温的巨大空调——“温盐环流”逼停呢?如果真如那样的话,人类的“后天”也就不远了吧。
第二天,我把学生带到发现仙女木的地方观察。“咦?蔷薇科植物的花瓣儿不都是5或者5的倍数吗?”学生问我。
哦?此时,我却走神儿了……我忽然想起,初见她们时的那种“一时说不清”的东西了——冷傲而特立独行,不按常规出牌,不正是仙女所特有的性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