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苗木电商何去何从
马超发表于2016年02月26日22:26:18 | 新闻资讯 | 标签(tags):苗木电商
苗木电商从2012年年底被东方园林提出,引爆了整个园林行业,一时间几百上千家苗木网站迅速涌现。时至今日,浮华褪去,当资本回归理性的时候,大家发现其实苗木并不一定适合电商,用常规电商思维发展苗木互联网很可能没有未来。
苗木产品是非标准产品,基本上没有办法在线交易,按照电商的思维无法在线交易就无法形成闭环,没有闭环,理论上都不能称为电商。但是苗木产业的确需要互联网,苗易网通过短短3年的发展已经超过5万用户,他们在微信服务号的活跃度超过了电脑端和APP,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苗木产业需要互联网。
一个不能电商化的产业互联网该如何盈利,这是中国所有苗木互联网公司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2015年笔者主要调研并实际操作了苗木的上游产业链———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在这个行业里,笔者没有任何经验的束缚,反而得到了重要的启发,那就是产业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与+互联网本来就不需要严格区分,不论是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苗木互联网公司未来一定会洗牌,这种洗牌的表现形式一部分是资金链断裂无以为继,一部分会对苗木互联网的前途丧失信心而被迫转型。笔者大胆预言,未来不能与金融结合的苗木互联网公司将没有前途。
政府已经在越来越明确地释放信号,就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这只主导了中国经济发展70年的手,将逐渐弱化。那么未来谁将主导经济秩序呢,只有一种力量能够跨越所有产业指挥经济运行,那就是资本。也就是说未来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力量将会比今天更为强大。园林行业的资本化倾向也非常明显,上市公司能够轻易接到上亿甚至几十亿的政府项目,而普通的一级资质公司甚至连几千万的工程都不敢接。比较有趣的是,有两家上市园林公司在2015年变更了名称,不叫园林公司了,叫生态公司。这两家知名企业除了战略业务将从园林转型做生态化运营以外,希望在资本市场上脱离建筑板块进入环保板块的意图明显。
当大型园林公司都已经转型做生态了,园林苗木互联网公司该何去何从呢?理论上也应该需要转型了。
转型一:积极拥抱资本
屌丝发展苗木互联网的蓝海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苗木互联网将是资本竞争的时代。一个苗木互联网公司的CEO可能比另外一个CEO聪明些,勤奋些,但是在普遍难以盈利的背景下,一个有1000万元资金用于维持,一个只有50万元资金用于维持,我更愿意相信活到最后才有机会。
所以能够积极拥抱资本的苗木互联网公司收回投资就好,不要希望拥有多高的溢价,把苗木互联网公司与产业资本结合才可以寻求保护。
转型二:发展产业互联网金融
苗木产业直接发展金融比较困难,因为苗木的资产极难评估,苗木产品变现通道狭窄,是一个比较难于资本化运作的产品。但苗木产量大,对于生态修复项目支持作用明显,未来很可能会通过间接方式与金融进行衔接。
1.P2P金融 目前消费类的P2P平台发展已经进入红海,产业P2P则刚刚起步,具有海量优质资产端以及产业投资人的平台发展互联网金融会更加容易。苗木在金融领域虽然很难直接作为资产进入银行信贷体系,但是在P2P金融上可以结合核心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资产包实施P2P融资。
2.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并非只有大型机械设备才可以作为标的物开展,苗木资产也可以结合旅游共同打造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业务可考虑以核心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作为抵押,以旅游区的景观改造项目作为资产进行融资租赁,而景观打造约35%的成本来自于苗木。因此,苗木互联网平台通过金融的手段就可以切入到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文旅板块。
3.供应链保理 供应链保理往往是围绕着核心上市公司或大型国有企业开展的供应链授信业务,一般的小型苗木互联网公司难以开展。
转型三:发展产业链互联网
笔者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苗木产业其实并不大,但是苗木互联网公司却甚多,竞争激烈。在生态修复或园林行业,工程业务体量是苗木业务体量的4倍左右,其互联网化的程度却比较低。经常有同行问我园林工程怎么进行互联网化,我在此一并广而告知,苗木的上游产业可以发展农资互联网,下游可以发展石材、工程机械、劳务工求职与招聘互联网,目前这些产业链互联网基本处于蓝海。
以笔者创办的工程机械租赁互联网平台———找重工为例,立足于撮合工程机械租赁为切入点,围绕着工程机械租赁这一资产使用权的交易,在中国每年会产生约8000亿元的商业机会,比如二手机买卖、配件销售、土方贸易、柴油贸易等等。苗木互联网的运营经验结合工程机械行业作适当调整,转型做这些业务,我发现投入产出比可能更高。生态修复工程无外乎是用工程机械来整平地表,然后种植苗木恢复生态,找重工与苗木互联网公司在生态修复产业链上关联度高,业务协同性强。
2016年将会是苗木电商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何去何从拷问着各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