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杜鹃
刘夙发表于2016年09月01日21:20:07 | 名家美文 | 标签(tags):杜鹃 日本 刘夙
日本之行的第二天上午,去了大阪的四天王寺和天王寺公园。四天王寺历史悠久,可我只对庭园里的花市感兴趣,拿着相机一阵狂拍。花市上最美丽的花,我以为非山月桂(学名Kalmia latifolia)莫属。山月桂原产美国东部,久做园艺植物栽培,花色也有了从白到深红的各种类型。不过,它在中国还比较少见。
山月桂是英文mountain laurel的直译。它虽然名为“月桂”,却绝不能入口,因为全株均有毒。事实上,它和樟科的月桂并无亲缘关系,而是杜鹃花科植物。
逛过四天王寺,在前往大阪市立美术馆的路上,我又遇见了另一种杜鹃花科植物——日本特有的皋月杜鹃(Rhododendron indicum)。皋月杜鹃的花期在公历5—6月,相当于农历五月。农历五月在日本有个别名叫“皋月”,皋月杜鹃因此得名。它的雄蕊只有5枚,比较好辨认。
杜鹃花属有900多种,中国就有500多种,是资源大国。然而,对于这样一类享誉世界的名花来说,中国人的贡献却并不突出。中国古代栽培的本土杜鹃花,主要只有映山红(R. simsii)和锦绣杜鹃(R. pulchrum)等寥寥数种,品种也不丰富。尽管唐代诗人白居易非常赞赏映山红的美貌,甚至写下了“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这样夸张的诗句,但是杜鹃花在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二流花卉,生活在牡丹、梅、兰、菊、荷花等一流名花的阴影之下。
而在西方和日本,杜鹃花却在园艺家的培育之下大放异彩。映山红传入欧洲之后,比利时人在19世纪中叶用它培育出了著名的“比利时杜鹃”,随后美国等国的园艺家又通过杂交培育出了更多品种,与比利时杜鹃统称“西洋杜鹃”。日本人则用本土的钝叶杜鹃(R. obtusum)等种培育出了“东洋杜鹃”系列品种,又用花期较晚的皋月杜鹃培育出了“夏鹃”系列品种,它们在明清时代就传入了中国。如今,在中国常见栽培的西鹃、东鹃、夏鹃、毛鹃四大系列杜鹃花品种中,只有毛鹃类是中国人自己培育的。
不仅如此,英国人还注意到了中国西部丰富的高山杜鹃资源。高山杜鹃喜欢冷凉的气候,无法像传统杜鹃花那样引种到东亚低海拔地区,却很适宜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国生长。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好几位英国“植物猎人”深入华西,源源不断地把高山杜鹃引种回英国。来自中国的高山杜鹃,就这样种遍了英伦三岛的庭园,以致一位叫威理森(E.H. Wilson)的采集家不禁感叹:“中国——园林之母!”
只是,在那个男权主义的年代,“园林之母”这个比喻恐怕暗含了柔弱、被动、徒遭索取的含义。